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

經濟大蕭條在臺灣


1929 年起,美國爆發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。一時之間,企業紛紛倒閉,大量工人失業。最嚴重的時候,美國的 GDP 整整少掉一半,失業率高達 25%。這場大蕭條甚至延燒到世界各地,造成輕重不一的災情。令人好奇的是,當時臺灣是否也受到大蕭條的衝擊呢?

大蕭條的第一個特徵,是物價暴跌。吳聰敏估算了日本時代臺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。如果以 1914 年的物價指數為 100,則 1929 年的物價指數為 189,1931 年下跌到 128。換句話說,短短兩年之間,臺灣的物價下跌了三分之一。東西變便宜,這樣不是很好嗎?別高興得太早,你的薪水、或出售農產品的所得,也縮水了。由此可知,在物價方面,臺灣確實受到大蕭條的衝擊。

大蕭條的另一個特徵,是失業率攀升。1930 年,臺灣總督府首度在國勢調查中加入失業的項目,以瞭解大蕭條對臺灣的衝擊。結果顯示,全臺灣的失業率僅有 1.39% 而已,幾乎看不出大蕭條的影子。這可能是因為當時臺灣的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,而出口的農產品主要銷往日本內地。只要日本控制住對臺灣農產品的購買額度,臺灣受到的就業衝擊便很有限。

進一步觀察,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少數街庄的失業情況較明顯,大多數街庄的失業率都在極低水準。各地失業的原因,可能不盡相同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失業率較高的街庄大多分布在北部。我猜測,這或許與茶葉的滯銷不無關係。當時臺灣三大農產品中,稻米與蔗糖主要銷往日本內地,只有茶葉的主要市場在美國。茶葉這種東西,不買也不會讓人餓死的。因此當美國陷入大蕭條時,最先列入「節約」名單的東西,就是茶葉這種奢侈品。

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當時臺灣茶葉外銷的成績。1926 年,臺灣出口 12,345 千圓的茶葉到日本以外地區;到了 1930 年,剩下 8,692 千圓;1932 年時,甚至跌到 4,870 千圓。即使考慮物價下跌的因素,臺灣茶葉仍然是滯銷的。而臺灣茶葉的主要產地在北部,這可能使北部受到較大的就業衝擊。

總而言之,大蕭條使臺灣物價下跌,但是沒有造成明顯的失業情況。只有北部的某些街庄失業率較高,這或許與茶葉的滯銷有關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